探秘玛连尼沥青搅拌站的绿色环保之道

专访玛连尼(中国)总经理马铁锋

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制造行业,玛连尼廊坊—法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连尼)无疑是行业翘楚,玛连尼品牌更是“绿色环保、品质过硬、技术先进”的代名词。玛连尼自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产量大、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产品表现和高品质的服务深得中国用户的喜爱和信赖,已累计销售各类沥青搅拌站500多套,取得了在国际品牌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异成绩。

市政工程领域对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要求非常严苛,玛连尼是如何应对的?又是如何看待市政工程领域这块市场的?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应用市场,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玛连尼会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近期,笔者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沥青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第38届年会召开期间,带着上述疑问与玛连尼总经理马铁锋就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玛连尼科技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玛连尼(中国)总经理马铁锋先生

 

深耕中国市场 加大技术投入

作为全球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制造行业的领头羊,玛连尼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1986年第一台沥青搅拌站成功应用于中国道路建设,1997年在河北廊坊投资建厂,2005年在上海设立商贸公司并建立销售网络,2004年和2012年先后2次进行了扩建。通过在中国30多年的稳健发展,玛连尼不仅建立了完整的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体系,公司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km,占公路总里程97.7 %,2018年公路养护里程475.78万km,占公路总里程98.2 %。在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平稳增长的同时,公路养护里程数不断上升。公路的保养维护,尤其是路面保养维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巨大潜力的市场。对此,马总认为:“虽然中国公路建设高峰期已过,但玛连尼仍乐观地看待中国市场,沥青混凝土加工行业依旧属于朝阳产业。国内大量的公路已经进入大规模的维护、保养和扩建期,虽然沥青搅拌站的需求量在下降,但带有回收料再生工艺的沥青搅拌站需求量却逐年增加。国家无论是在市政领域还是在公路领域,都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再生和环保技术要求,这对于我们有着丰富技术储备和制造经验的玛连尼来说,反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幅员辽阔,公路和市政道路的体量巨大,工艺种类非常复杂,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层出不穷,道路材料技术应用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也对沥青搅拌站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马总表示:“作为源于欧洲的国际知名品牌,玛连尼将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领先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技术投入,不仅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还要在原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等方面来持续保持产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始终用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使用体验。”

位于河北廊坊的玛连尼厂区

 

针对市政工况 发挥环保优势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蓬勃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与高速公路、各等级国道等公路系统的施工作业相比,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环境相对复杂,设计标准、工艺技术及环保要求也更高,同时由于市政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基本位于城市郊区,因此对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稳定、控制和产能等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对设备的环保要求也更加严苛。

“针对施工时间短、施工距离远、环保要求高等市政工程领域的特殊性,玛连尼有着深入且长远的考虑。”在谈到市政工程时,马总信心十足地说道,“玛连尼产品在产能和环保方面表现优异,能很好地满足市政工程的实际要求。产能方面,玛连尼搅拌站采用欧洲核心技术标准制造和原装软件控制系统,不仅拥有搅拌能力稳定、热能损耗小、燃烧器效率高、操控更加轻松的设备能力,也具有产能大、控制精准、可靠性高的产品优势,能够充分满足市政工程的工况要求;环保方面,玛连尼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各项排放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产品不仅满足国家强制性的环保要求,还针对粉尘、烟气、有害气体、噪声等污染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幅改善了封闭厂房内的空气条件,有力地保障了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玛连尼还可加装不同类型的环保设施,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我们具有再生功能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在市政工程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马总高兴地说道,“比如受到广泛好评的玛连尼FRT360一体式再生沥青搅拌站(以下简称FRT360),就是一款城市型固定搅拌站,其控制方式和技术原理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要求,可以为市政沥青混凝土企业生产各种复合沥青材料。玛连尼可以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加装1个回收料加热滚筒。另外,玛连尼还拥有一款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小型移动式现场温拌再生设备,非常适合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我们正在考虑向国内引进。”

位于哈尔滨的FRT360高比例再生一体式沥青搅拌站

 

立足循环经济 推广绿色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已成为路面施工的发展趋势。该工艺具有节约成本、降低排放、循环利用资源等诸优势,非常契合“节能、环保、绿色”的概念。作为全球沥青搅拌站的龙头企业,玛连尼很早就开始研发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玛连尼开发出全球闻名的“滚筒环再生技术”。20世纪90年代,玛连尼又成功设计出间歇式搅拌站高位平行滚筒厂拌再生技术。目前,玛连尼自主研发的各类再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全球超过1 000多套玛连尼品牌设备上。

“旧料再生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整个行业,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回收料再用模式已经非常商业化。玛连尼旧料再生搅拌站能够满足大比例旧料再生的用户要求,有的设备甚至已经累计生产了几十万吨的再生料。”马总说道,“玛连尼拥有成熟的热拌、温拌和冷拌再生技术。这些技术能够使回收的沥青材料再次应用于新沥青路面的摊铺,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以FRT360为例,它是在中国从大规模新建到大规模养护过度时期适时推出的产品,结合了欧洲的先进设计理念和国内大产能的实际需求,配置了大型拌锅和高效滚筒,拌和能力强、产能大、再生料利用比例高,既能满足360 t/h新料的产能要求,又能作为厂拌热再生设备长期使用。当RAP旧料添加比例40 %~50 %的情况下,产能可超过400 t/h,甚至还能拌和含水量13 %~14 %的旧料,适用工程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FRT360外,玛连尼系列产品将全部自带或兼容旧料再生功能,每款产品都能充分融入环保的理念。”马总表示,“玛连尼将从一个提供设备的厂家逐步过渡到提供方案的厂家,不仅可为用户提供 产品,也可提供场地规划、布局、环保、储存、运输等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协助用户可持续发展。这是玛连尼整体发展的战略方向。”

近年来,我国沥青混凝土生产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很多沥青混凝土企业仍存在管理不到位、环保不达标、旧料添加不规范和技术人员水平低等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现象,马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应对回收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回收料的铣刨、破碎、筛分、运输、防水、保湿等环节的管理,摸清材料特性并严格区分不同级配的回收料;二是制定严谨的厂站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设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三是配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现场技术人员,不但要充分了解旧料再生设备状况,而且还要能够实时掌握回收料级配情况,以便在生产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

带有热再生滚筒的玛连尼MAC360沥青搅拌站

 

改善经营理念 提升产品品质

2018年12月,马总出任玛连尼中国公司总经理。一年来,马总率领新的管理团队,建立了一整套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机制,不仅解决了由于雾霾停工导致延迟交货的问题,而且在产品结构、营销网络、生产计划、售后服务和供应商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顺利地完成了年度销售任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充分认识到玛连尼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的信赖,是支撑玛连尼能够长期发展的核心。我坚信玛连尼今后会更好地持久发展。”马总说道。

“前两年,受雾霾天气影响,工厂经常在政府的要求下被迫停产,延迟交货现象时有发生,供应商、用户的意见都很大,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了员工的信心。一年来,我们重新理顺了经营理念,主动去迎合环保要求,改进了产品的设计、技术、工艺等生产环节,情况不仅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和改善,也得到了玛连尼总部和公司员工的认可。”马总高兴的说道,“我们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让每个员工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挑战、目标、存在的问题,并让每个员工坚定信心,大家齐心协力,与公司一起发展。”

作为全球成功的沥青搅拌站制造企业,玛连尼坚持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理念,从客户询价阶段开始,到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定型生产,再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始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马总说:“产品质量一直是玛连尼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会在现有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寻找产品质量的不足之处,同时优化零配件的管理水平,使每个独立件都可追溯,以便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

马总进一步解释说:“为此,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要求每家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全部打码,以配合我们执行严格入库、出库、使用、返修的零部件跟踪管理制度。我们每年举办多次供应商培训活动,将我们的供应商管理理念灌输给每个供应商,旨在提升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使其能够成为和我们共同进步、携手发展的长期合作伙伴。”

“中国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市场一直处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当中,我们需要以更加灵活的思维来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马总坚定地说道,“服务市政建设是玛连尼长期的任务目标,争取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在市政行业内也树立起与公路行业一样属于玛连尼的品牌标杆,而FRT360这款产品必将成为市政工程领域的明星产品。”

(通讯员 夏永强)

注:本文刊载于《市政技术》2020年第1期,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