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380 CR冷再生机首次在青海省成功应用

2021年8月20日,为推进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由青海省公路局主办、海东公路总段承办的“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养护技术应用观摩会”在青海省G213黄南州段成功举行。来自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交控集团、交科院、公路局及所属各公路总段的相关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员应邀参加了观摩交流活动,现场见证了这一创新技术在青海省的首次成功应用。

G213黄南州段就地冷再生施工现场

 

全面考察路况 科学制定方案

G213黄南州段是青海省黄南州与西宁市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双向2车道,路面宽8.5m。经过多年的行车荷载与紫外线照射,该路段道路逐渐老化,陆续出现了疲劳裂缝、车辙、网裂等路面病害,平整度较差,路况指数下降也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亟需进行全面而完善的修复。

方案实施前,施工方首先对原有路面路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代表性取样,并委托相关单位对原有路面材料进行了室内配合比设计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该混合料的性能完全满足冷再生施工的规范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低碳道路与循环经济的号召,施工方进行详细论证和反复研究后,决定采用拥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效益显著等技术优势的维特根最新W 380 CR 冷再生机(以下简称W 380 CR)对部分路段实行冷再生修复,并最终制定了施工方案, 即:对原有路面5cm沥青混凝土面层和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深度10cm的泡沫沥青冷再生,再加铺5cm沥青混凝土面层。

车队缓缓驶过G213 黄南州段1331号路标

 

快速高效施工 保障施工质量

该次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采用的是基于W 380 CR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施工现场,由W 380 CR就地冷再生机与水泥撒布车、水车、沥青罐车、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组成的车队一字排开、分工明确,同时每台设备各司其职、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洒布水泥、洒水、铣刨、拌和、摊铺和压实,最终车队驶过的路面焕然一新,形成一条质量上乘的冷再生结构层,为后续摊铺面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个施工过程不仅秩序井然、环环相扣、绿色环保,而且大幅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了现场参观人员的高度认可。

作为该项目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关键设备,W 380 CR配备了708 kW的高效发动机,铣刨和拌和能力强劲,作业宽度达3.8 m,可独自完成铣刨、添加、搅拌和传送等工序,即:先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破碎、收集,再精准添加相应比例的水、水泥与泡沫沥青,拌和生成新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后,将其传输至紧随其后的摊铺机料斗中,最后由福格勒超级1880-3 L摊铺机和悍马压路机对再生材料进行回铺和压实。其中,摊铺机既能与再生机保持同步的前进速度,又能严格控制再生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完全可以满足再生层的摊铺设计要求;悍马双钢、单钢压路机可对摊铺后的再生材料进行高效压实,形成高密实度的泡沫沥青冷再生结构层。技术人员采用灌砂法当场对路面压实度进行了检测,各检测数据均符合施工要求。

再生混合料被输送至福格勒超级1880-3 L摊铺机

 

技术优势明显 综合收益显著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 W 380 CR能够一次性再生一整条车道,施工效率极高,工期节约约50%,大大降低了施工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同时,W 380 CR作业时采用下切工艺,提高了铣刨材料的适用性和均匀性,可以按照预设好的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精确的组成控制,提升了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效解决了反射裂缝问题,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W 380 CR进行就地冷再生施工可以节约成本25%左右,实现了原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100%就地再生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以及路面废料的清运和处置等费用,不仅有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还减少了6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80%以上的CO2排放量,实现了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养护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悍马单钢压路机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压实

 

实现资源再用 助力交通建设

W 380 CR在G213黄南州段的成功应用,既是青海省适应 “资源节约、节能环保”新形势下的有力举措,又是针对公路养护取料难、取料贵、废旧沥青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的一次应用创新,为青海省其他地区应用该技术进行道路维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悍马双钢压路机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压实

据悉,W 380 CR就地冷再生机已相继在我国陕西、河北、江苏、北京、上海、山西、安徽、湖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进行了应用,并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未来,相信基于W 380 CR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将为中国道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并进一步助力我国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通讯员 李娇 夏永强)

注:本文刊载于《市政技术》2021年第10期,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