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科技“公路医生”的“行医”之道----专访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伟斌

    对于英达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英达”)来说,2013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二期厂房破土动工;研制成功Hipav5热再生设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获“2012年度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奖;编制了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2013年6月26日,更是英达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日子,英达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道路养护为核心业务的港股上市企业。

14-1-1-1

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伟斌


    英达董事长施伟斌近期接受了本刊及其他媒体的专访,就英达公司科技研发、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议题与媒体进行了广泛交流。
    “三位一体”模式 成就“公路医生”
    在提到英达的核心业务时,施总介绍说:“英达是道路养护技术研究、养护设备研发制造、养护工程承包并举的‘三位一体’的企业。‘三位一体’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关系,涵盖了道路养护的各个环节,使英达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路医生’,由此也推动了英达业务的快速发展。”

14-1-1-2


    在道路养护技术研发方面,英达拥有国内知名专家领衔的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要课题的研发、攻关工作,已研发了包括整形就地热再生、复拌就地热再生、整形补强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就地热再生、低温复拌就地热再生、复式热再生等全系列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攻克了SMA沥青路面循环再用、冬季就地热再生施工、重度车辙治理、高架桥路面治理等行业难题;在道路养护设备研发与制造方面,英达是国内最早从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建成了全新的道路养护设备生产基地及工程机械设计院,拥有系统、完备的道路养护设备制造体系,11大系列30多种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公路养护设备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之一,随着二期厂房即将竣工,设备研发及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在道路养护工程承包方面,英达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道路养护施工经验,施工质量、效率及环保效益获得各界广泛认可,英达橙色施工队伍的足迹已遍及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及市政道路,成为国内最大的热再生道路养护施工企业,也是世界上拥有大型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日常养护施工设备数量最多,产能最高的企业。
    施总不无自豪地说:“经过不懈努力,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已经遥遥领先欧美发达国家。‘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让英达实现了对自己的不断超越,在行业内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始终用最先进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使用体验。”
    立足循环经济 推广绿色技术
    在中国沥青路面养护行业,提起英达,就让人联想起英达所特有的就地热再生技术。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项通过加热和耙松,将受损沥青材料与新材料混合,就地直接再生使用的道路养护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环保、价格合理,延长道路寿命的优点。“骨料再用,沥青再生”是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灵魂。2006年,在中国循环经济高层论坛上,施伟斌对道路养护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首次提出了“道路养护中实现循环经济”的观点。2007年1月,英达《循环经济与公路养护》课题获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立项,这是国内第一次对在公路养护是实现循环经济进行研究。2007年5月,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入选交通部“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

14-1-1-3

英达热再生机组担纲祖国60华诞长安街大修工程


    “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就地循环再生技术,是资源循环链最短、碳排放最低的技术工艺,完全满足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三原则,克服了冷再生工艺不能减量化的环保难题,” 施总解释道,“判断一个新的再生技术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的技术,并不是说把所有旧料全部再次利用,关键是这些旧料的原价值是否循环再利用。如果把原路面层的旧料经打碎,再用到道路的基层,那么这个旧料已经降级使用,它的原价值就不存在了。由此我们产生了不打碎骨料、不改变原路面级配的技术理念,这样就实现了原路面100%原价值的再利用。”

14-1-1-4

英达热再生机组在江苏汾灌高速SMA路面施工


    唯有“对症下药” 方为“公路医生”
    英达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践,发明了全系列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并通过模块化组合的方式实现对施工工艺的硬件支持,形成了英达独有的“对症下药”体系。针对路病的多样性,以及即使同样路病,其实际成因、施工环境、业主规划等也不尽相同的情况,英达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了详查路病、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工艺、辅以配套的设备机组、现场精细施工的路病治理流程。

14-1-1-5

英达“修路王”设备在香港使用


  “作为医生来讲,必须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归纳的路病的具体情况有上百种,‘路病百种,下药千变’,不能采用一种工艺或一套设备来治理各种路病。英达就地热再生工艺不是成药,是变化多端的工艺与设备组合,这种理念对于道路养护行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施总介绍说,“当然,理念还需要技术的支撑,英达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保证了‘对症下药’的执行。比如,美国的技术认为超过2cm的车辙就不能做热再生了,但是我们的热再生机组能够针对车辙深度达到12cm的病害道路进行治理,并且由于英达热再生工艺不是对路面进行铣刨,杜绝了因此而产生的断层的弊端,这样就提高了的路面抗压强度,可以有效的将路的两层‘焊’起来。此外,由于我们的热再生机组操控灵活,能够在环岛道路进行养护,而且施工速度非常快,并且还解决了冬季路面施工的难题。”
    在谈及市政道路养护问题时,施总说:“在养护环节上,市政道路确实要比一般公路更困难。市政道路环境、施工管理等方面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处理好设备进场、转场以及烟尘排放等环保方面的问题,是很难进入市政道路养护领域。在烟尘排放的环节中,英达的施工因为没有铣刨的环节,不会产生扬尘;英达热再生机组加热板采用了清洁能源—压缩天然气LPG,其排放的程度已经比传统养护工艺好多了,也能够让老百姓接受。英达热再生机组和‘修路王’施工速度快,烟尘排放少,整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城市市政道路养护工程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14-1-1-6

英达“修路王”设备应用在沪宁高速公路


    坚持自主创新 提升核心实力
    “英达是一家科技型的企业,一贯非常重视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每年都投入相当大。我们很多的技术研究都是建立在业主和客户提出的实际需求基础上的,比如施工烟尘减排、十字路口和环岛道路养护施工等等,”施总介绍说,“英达的自主创新来源于深入的市场分析、严谨的逻辑推理及强烈的忧患意识,英达所有的研发、设计工作都围绕着这3点来开展。英达开创了‘骨料再用,沥青再生’、‘热粘结技术’、‘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级配调控技术’、‘不打碎骨料技术’、‘对症下药’等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理念。英达一直秉持自主创新精神,并贯穿于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发、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创造了行业的诸多第一。迄今为止,英达获得近百项国家专利,是行业内获得专利数最多、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企业,科研实力一流。”
    “英达所在的经济开发区,每年的产值达到3000亿,虽然英达产值所占的比重较小,但在2013年我们的专利占整个开发区的15~16%,”施总说,“中国的很多企业喜欢去模仿,但如果总是在模仿,就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英达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来考虑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多元合作 开创多方共赢
    英达开创的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合作方式。英达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与管理上的全面支持,并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地方资源,推动企业蜕变,提升行业水平,最终实现多方共赢。这种模式自2010年开创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开花结果。目前,英达已在湖南、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成立合资公司,为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谈到今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时,施总说:“上市后,我们的合作模式更加丰富了,增加了‘特许经营商’的合作模式,优选有丰富的地方资源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以此来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我们一直秉承‘多元合作,共创多赢’企业发展理念,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进一步扩大企业融资规模,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通过我们热再生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股东、员工、企业、社会、用户、供应商多方受益,共创多赢。”
    推动行业发展 回馈社会大众
    英达在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积极履行回馈社会的使命。英达自成立之日起,就与多所大专院校合作设立奖学金,以资助交通科技和企业管理领域的学子,促进中国道路养护技术的进步和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英达还计划捐赠300万,设立“英达儿童救助基金”。
    “企业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英达致力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这是保护社会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政府倡导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这方面最需要的应该是能够参与改变经济发展结构的企业。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英达应该对投资者负有责任,通过我们对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不断提高就地热再生技术水平,努力降低施工成本,以求为全体股东谋求更大的投资收益,” 施总说到,“另外,作为对社会的回馈,英达一直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英达高层经常去高校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把我们的一些工作经验与学生们分享,早年英达即便在现金流压力很大的情况仍坚持颁发奖学金。我相信我们的行为对这些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会起到积极地作用。今后,这种回馈社会的事情我们会越做越多,我们也在享受这个回馈社会的过程。”
   (通讯员 夏永强

    注:本文刊载于《市政技术》2014年第1期,第1~3页。